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教育教学 +

美育课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美育课堂 > 正文

《请进》

发布人:人美日期:2022年01月14日 15:13浏览数:

请进


对于中国人来说,门的讲究和含义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古代。“门面”像人的脸面一样,是一个家庭、家族呈现给旁人的直观印象,因此我们常用“门风”来指代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德行风气。在我国古代,从皇家园林到市井民居都很讲究门面,因为门是一所宅院的“冠带”,象征着居住者的身份地位和家族的德行风气。

 

故宫博物院朱漆大门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伤宅》中写道:“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这句诗是说谁家建起了豪华的宅院,还把朱红色的大门开在了大路旁。这里所说的朱门,是指朱红色的大门,也就是朱漆大门。在古代,朱漆大门是尊贵的象征,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只有经皇帝赏赐后才能使用。

而黑色的大门在生活中就很普遍了,因为黑色是寻常人家都可以使用的大门颜色。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张贴对联和门神年画。它们跟黑色大门搭配在一起,既醒目又喜庆。

 

广东潮州龙湖古寨民居彩绘宅门


唐代诗人王维的《田家》中写道:“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这句诗以雀儿、长着青苔的井边洞穴、打着鸣的鸡和没有刷漆的门板描绘了虽然清苦却意趣盎然的田园生活。其实诗中提及的白板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指不加任何修饰的原木色。与其他颜色的门比起来,白板扉就显得较为淳朴简单了,就像农家简朴的生活一样。


安徽黄山宏村民居宅门

门同人一样,也需要装饰打扮。古代女子的发髻上常会佩戴簪子做装饰,而古人也会为宅院的门面戴上“发簪”,并亲切地称它为“门簪”。门簪在古时候有连接、固定门构件的用途,但后来的用途就只是为了美观。门簪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六边形等样式。它的正面经常雕刻或描绘四季花卉等图案,以及“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常见字样,让门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

除此之外,门上还会安装门钹。门钹是安装在门上的拉手,是供开关或敲门时使用的。门钹是一种官方的叫法,民间则称它为“门环”。普通民宅的门钹大多样式简洁。门钹形似传统乐器——钹,通常被设计成圆形和六边形等形状,中部隆起球面,上带钮头圈子。铺首是门钹的底座,俗称“怪兽衔环”,主要起装饰的作用,多以铜或铁为材料。古代铺首的造型多种多样。其中,虎、狮、螭、椒图等铺首造型怒目圆睁,对坏人、坏事有威慑作用,有期望家人平安顺遂之意。此外,朱雀、双凤和羊头等铺首造型看起来温暖和气,寓意吉祥安康。


门钹


门槛,横跨在家宅的边界上,迈进去、迈出来便是跨越了家里和家外。皇家、官宦人家的门槛往往很高,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寻常百姓家的门槛虽然并不高,却承载着数代人的天伦之乐。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写给他弟弟的家书《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中提道:“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王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明月当空,小孩子坐在门槛上给家人读唱着诗歌,温暖而有情趣。


山西晋中王家大院的门槛


在古代,门槛的两侧会用一对门枕石来支撑门框,像大门的枕头一般承托着大门的转轴。门枕石的造型非常多,有抱鼓石、石座形等。

抱鼓石的造型很像圆鼓,一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抱鼓石下部为雕花底座,上面经常雕刻着狮子、花草、人物等图案。上部为圆鼓状石头,有时上面还会顶着“小狮子”。在古代,门前有抱鼓石的家庭往往都很有威望。

在古代,看一扇门,便可以知道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身份和地位,但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便没有那么明显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大门朴素、典雅,步入其中便可以告别门外的喧嚣,畅游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在国外,很多大学甚至是没有校门的,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美】

责编:朱元福

审核:梁蓓蓓

上一条:《心中的书房》

下一条:连环画丨胖子和瘦子

【关闭】

请升级您的浏览器,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提供服务!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的早期版本(IE10以下版本或使用该内核的浏览器)。这意味着在升级浏览器前,您将无法访问此网站。


推荐使用以下浏览器

如果您的电脑已有以下浏览器的最新版本则直接使用该浏览器访问即可。


如果您使用的是360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