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美育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育研究 > 美育动态 > 正文

行业信息周刊2022.11.03

发布人:日期:2022年11月03日 17:27浏览数:

美育头条速递      

   

   

华茂美堉奖颁奖典礼暨东钱湖教育论坛下月举行


   

中国文化报发文《推动戏剧艺术发展 强化戏剧育人功能》


   

90米“高铁”绘出乡村美景 北京交通大学美育社会实践项目落户十三陵镇


   

从“特长”到“素养”“蒲公英计划”实施十年让美育渐人心


   

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打造一所自主成长的快乐校园

01        

华茂美堉奖颁奖典礼暨东钱湖教育论坛下月举行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2022年10月31日对华茂美堉奖颁奖典礼暨东钱湖教育论坛进行报道:      
第二届华茂美堉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东钱湖教育论坛报名通道日前正式开启,观众可通过华茂美堉奖微信公众号“湖畔问教”注册报名。      
据悉,第二届华茂美堉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将于         11                 25         日至         27         日在宁波东钱湖举行。活动以“美堉未来”为主题,将举行开幕主论坛、全国民营美术馆创新发展论坛、美育故事分享等专题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汇集国内外政界、学界、文艺界等各领域人士,共同探讨大美育的未来。      
本届华茂美堉奖面向中外一线美育工作者,共设置国内、国外两位获奖人         (         团体         )         ,自         5                 16         日推选工作启动以来,共收到近         300         份国内外一线美育案例,最终获奖名单将于         11                 25         日面向全球揭晓,两位获奖者将各自获颁         50         万元         (         人民币         )         奖金、         1         枚金质奖章及荣誉证书。同时,“华茂·彩虹计划”公益项目也将协同优秀被提名人         (         团体         )         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以期更好涵养基层美育土壤。      
届时,第三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将同步举行。论坛将邀请全球美育专家、艺术家、教育家及知名民间美术馆代表围绕“大教育、大艺术、大美育”的前沿趋势、最新动态、发展导向、政策标准等内容,通过主旨演讲、圆桌会议等形式,搭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可持续、高品质的基层美育交流平台。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内容)      
02        

推动戏剧艺术发展 强化戏剧育人功能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2022年10月31日发文《推动戏剧艺术发展 强化戏剧育人功能》: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日,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剧委员会、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演艺工作委员会、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金画眉”儿童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在北京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举办,展演以“戏聚梦想舞台,点亮精彩童年”为主题,反映了当前国内儿童戏剧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儿童戏剧创作的蓬勃面貌。

“金画眉”儿童戏剧展演导演马莉介绍,作为专注儿童戏剧教育的展演活动,一直以来,金画眉”深耕儿童戏剧教育发展,以剧目展示、剧本孵化、主题论坛、儿童戏剧嘉年华等活动为抓手,推动我国戏剧艺术发展、强化戏剧育人功能。

甘肃金昌大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儿童剧《手机国王历险记》、北京笑菠萝文化传媒中心的话剧《丑小鸭之飞向未来》、湖北王氏文化“嗨·袋鼠”的环保剧《橙蓝》、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的儿童剧《从一个微笑开始》……本届“金画眉”儿童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剧目包括儿童剧、课本剧、音乐剧、童话剧、歌舞剧、朗诵剧、相声、小品等,充分展现出儿童戏剧教育的勃勃生机,孩子们通过参与戏剧创作与展演,收获了不同于课堂的戏剧体验。

小演员在舞台上以戏剧作品为媒介,为观众讲述自己家乡发生的故事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9岁演员高瑾墨希望通过《青青草原》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同时推介美丽的草原家乡。他说:“故事中,阿爸生活在这片草原上,世世代代受草原滋养,阿爸跟‘树爷爷’‘风婆婆’一起守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希望通过我的表演让大家保护好草原、了解我美丽的家乡。

在参与戏剧创作和展演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来自天津市力阔少儿艺术中心的小演员张文宇在本届“金画眉”中参演了话剧《老师再见》,他说:“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不一样的自己,激发对创作的理解和对角色的解读,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我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类似的展演,也希望在舞台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03        

90米“高铁”绘出乡村美景 北京交通大学美育社会实践项目落户十三陵镇

信息来源:         腾讯网      

腾讯网2022年10月30日对北京交通大学美育社会实践项目进行报道:

1028日,“美绘乡村”北京交通大学美育社会实践项目落成仪式在仙人洞村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交通大学百名师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在村落外墙上绘制了一辆长达90米的“高铁”,透过车窗依次展现出了仙人洞村的风土人情、十三陵水库的红色文化、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冬奥会冰雪运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为秀丽的村庄再添美景。

据介绍,近两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了美育中心,将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等内容融于美育课堂,融于到学生的创作活动,此次在仙人洞村开展社会实践,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深入社会基层的平台。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十三陵镇积极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将文化创新与基层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动镇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昌平区文旅局局长李攀表示,十三陵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项目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基层的交流合作,让师生们积极参与到一线工作之中,以艺术赋能乡村,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04              

从“特长”到“素养”“蒲公英计划”实施十年让美育渐入人心

信息               来源:               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2022年10月31日对中国文联副主席、书法家陈振濂发起的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报道:              
近日,“               美术与书法”专业成为一级学科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有关书法教育的讨论再次“出圈”。               实际上,相比书法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变革,中小学此前已尝试将书法课从着重教授技法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和格调的书法美育转型。               作为一种尝试,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书法家陈振濂及他所发起的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已先行一步。              
              2012               年起,“蒲公英计划”通过培训书法老师逾万人、编写小学书法课教辅,将书法美育的种子遍播大江南北的中小学。               为此,“蒲公英计划”成为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首个艺术项目。               “蒲公英计划”带来的“化学反应”,正在拱墅区内各个中小学不断显现。              
前不久,在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四年级的一节书法课上,严政建发现,老师开始尝试在传统书法课里加入书法创作、布局空间等书法美育的核心内容。               “蒲公英计划”推动拱墅区的书法美育进校园,而拱墅区又为“蒲公英计划”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陈振濂看来,十年实践也将“蒲公英计划”推向更深层次的探索——书法美育进校园,还需要形成社会合力。               一方面,“蒲公英计划”在每年全国性公益培训外,探索“               1+X               ”的项目运营方式,即“蒲公英计划”与各级教育部门、机构、企业等开展合作培训,开拓               专区,惠及更多中小学书法教师和书法爱好者。               另一方面,将“审美居先”的书法美育理念渗入社会基层文化建设,成为“蒲公英计划”团队和拱墅区接下来想要突破的方向。              
05              

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打造一所自主成长的快乐校园

信息来源:               大连日报              
大连日报2022年10月27日对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打造一所自主成长的快乐校园美育实践活动进行报道:              
始建于               1               950               年的玉华小学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项目是民乐,该校民乐团还被评为辽宁省美育优秀社团。               这里的每               一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一种民族乐器免费学习,孩子们在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幸福成长。              
在一百个党史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              
玉华小学开               展了“庆建党百年,讲党史故事”活动,师生和家长代表用童言童语共同讲述一百个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向阳生长。               其“感动玉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许红、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孙明湖、辽宁省最美教师曲平等先进人物。               全校开展“英雄中队”创建活动,每个中队都以一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教室门口有英雄事迹的介绍,让感召的力量遍布校园。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玉华小学把“品行端正、乐思好学、艺术滋养、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作为玉华学生培养目标,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设置了“热爱祖国、文明礼貌、遵规守纪、关爱集体、劳动实践、遵守公德”等十颗星,坚持月评、学期初评、学年总评相结合的方式。               该校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本《长大》报告册,至今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该校建立多个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与马栏河、星海湾、莲花山的环保志愿服务,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增强文明意识。              

鼓励每个学生发展艺术和体育特长

玉华小学的校园里,生机盎然,这有历史悠久的校舍,也有整排美丽的玉兰树。每天清晨,学生们进入学校后自主进行晨跑,这是学校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琴棋书画、热爱阅读、丰盈人生,鼓励每个学生发展一项艺术特长和两项体育特长,有常年坚持的体育运动项目。

聚焦家长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玉华小学紧密围绕“内涵·发展”的主导思想,学校拥有篮球、足球、田径等体育运动队,以及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鼓号队、国画组等艺术团队,为学生们搭建了个性成长平台。

该校先后获评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全国篮球特色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科研百强校、辽宁省课改工作示范校、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上一条:行业信息周刊2022.11.10

下一条:专家观点 | 殷梅:教育是让孩子回归内心,发现自己

【关闭】

请升级您的浏览器,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提供服务!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的早期版本(IE10以下版本或使用该内核的浏览器)。这意味着在升级浏览器前,您将无法访问此网站。


推荐使用以下浏览器

如果您的电脑已有以下浏览器的最新版本则直接使用该浏览器访问即可。


如果您使用的是360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