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的榫卯
灿灿华夏,灼灼风华。历史长河翻涌千载,烙印于时光画卷中的古老文化遗存犹如一座座挖掘不尽的瑰丽宝库。无论亭台楼阁还是古董珍玩,都是收纳着先人智慧和巧思的“月光宝盒”。对于技艺堪与造化争妙的中国古代匠人来说,他们的心血可绝非仅仅倾注于宫殿、屋舍的建造和对工艺器物的精心雕琢上。童心未泯的他们极具“娱乐精神”,在代代相传的超绝技艺和建筑构件的基础上,发明了一些匠心独具的益智玩具以供日常消遣,其中流传至今并且每一代中国人孩提时代总能与之邂逅的“神奇小物”,便是诞生千载有余的鲁班锁了。
形形色色的鲁班锁
鲁班锁拥有许多意涵丰富的名字,比如孔明锁、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是不是听起来便觉得此中有深意,常人难奈何?作为一种智力玩具,鲁班锁虽然数千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但刻录在它身上的智慧密码从未被轻易解开。任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刚刚与之结识的时候,也难免翻来覆去、不得要领。那么,鲁班锁背后潜藏的科学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这还要从七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先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榫卯说起。
榫卯的组合方式
凸为榫,凹为卯。所谓榫卯,其实是一种不借助钉子、绳子和各类黏合剂,完全以凹凸相合的方式密合连接不同木质构件,使之成为统一整体的结构方式。每一组榫卯都是单独的个体,彼此穿插、借力后却力能扛鼎,可筑万物。新石器时代的华夏先民为了躲避蛇虫鼠蚁和野兽的侵害,在高出潮湿地面、以树木为依托的巢居屋舍基础上,发明了以木质构件作为梁架并互相叠压、连接的干栏式建筑,榫卯工艺由此诞生。此后悠悠上下五千年,“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由榫卯工艺作为基本构成元素的中国古代建筑一“技”绝尘惊天下,以登峰造极之姿闪耀于世界建筑史上,描画出智慧与汗水共同谱写的东方传奇。
榫卯结构在古代建筑斗拱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浪漫间见精微,庄严中蕴灵巧。柱、梁、枋、檩、斗拱、椽子,每一处缺一不可的精妙部件都需要通过榫卯进行连接,犹如拼接一套套史诗级难度的积木一样,以小见大间承搭起中国人的精神空间。可以说,榫卯是巩固建筑骨架的关键节点,若未得到正确应用,大厦倾覆之风险顷刻即来,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从宫殿、庙宇到亭台、牌楼,那些经千年风沙、地动摧折而未曾倾颓的古代建筑无不印证着榫卯工艺之精深。历朝历代,鬼斧神工的木构建筑奇迹不胜枚举,榫卯工艺自然是缔造奇迹的股肱之臣。山西忻州南禅寺、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天津独乐寺观音阁,故宫角楼等,这些或以规模壮观,或以形制独特,或以结构繁复名载史册的古代建筑遗存从未在漫长岁月的消磨中弯下挺立的脊梁,至今依然闪耀着光彩。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局部)
那么,在原汁原味的古建筑遗存之外,榫卯在现代社会还有用武之地吗?为了弘扬传统、承继先人智慧,如今的现代建筑中也有对榫卯工艺的化用。它们在钢筋水泥的“包围圈”中向传统致敬,尽显中国文化精神。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它的整体形态便是榫卯穿插而成的一方硕大斗拱,远远望去恰似一顶身披中国红衮服的“东方华冠”,巍然高耸,气度雍容。无独有偶,中国美术馆的主体建筑也是一座栖于现代都市的楼阁,覆盖有黄色琉璃瓦的歇山式屋顶由层层榫卯交合构成,建筑四周还有环绕的廊榭以作呼应,端肃中不乏雅致。
中国美术馆
除古代建筑外,榫卯工艺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称之为中国古代家具的灵魂也不为过。自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家具历经千年发展,于形式更迭中愈发注重设计美学的应用,并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它们木质天然,结构精巧,一榫一卯紧密接合、彼此依存、浑然一体,达到了精妙的平衡,传递着雅正含蓄、端稳和谐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唐人宫乐图 唐
北宋建筑学家李诫在《营造法式》中说:“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家具也是一样,中国古代家具往往采用不同种类的上乘木料,木工匠人会结合不同木料的特性制作不同样式的榫卯,明榫、暗榫、燕尾榫、抱肩榫、插肩榫、挖烟袋锅榫等不一而足,每一种都有自己专属的趣味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定作用。如今,榫卯工艺依旧作为精妙的小设计出现于部分化用古典形态的现代家具当中,以更加外化的形式彰显拼装机关之精巧,严肃中蕴含灵动,古朴中不乏时尚。
此外,古时候大到廊桥、舟船、车舆、龙骨水车,小到鲁班锁和桌案上的陈设,无一不闪现着榫卯的身影。可以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榫卯工艺已经深入中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既镌刻着阳春白雪,又陪伴着下里巴人。
槐荫消夏图 宋
作为比汉字历史还要悠久的民族符号,榫卯工艺穷尽木料之特性,自然纹理与高超的切割、拼合技术相得益彰,在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的同时,化个体于大象无形之中,彰显出朴素淡然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中国古代匠人正是在这一审美精神的感召下,将代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发挥到极致。经由他们巧夺天工的雕琢,笼罩于智慧辉光下的榫卯经千载风沙磨砺而历久弥新,以奇巧的身姿化为撑起传统文化精神空间的坚毅脊梁。
来源:人美微信公众号